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本課程授課進度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李明峻譯,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一、認識不同時期之台灣政治史事件。
二、詮解諸項事件所引發之政治學議題與意涵。
 
四、課程進度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乃定位為政治學之基礎課程(而非民族精神教育),即以台灣史作為政治學研究之基本素材及政治學教學之重要範例,旨在從「認識」台灣到「研究」台灣,進而建立本地特色之政治學科與政治學系。那便是學習從「政治」與「治理」的眼光與需求,回顧「台灣」作為被統治及「台灣人」作為各方競相界定或放棄的概念的主要事實,也就是能為「何以台灣『成為』眼下的台灣」的謎題,提供可能的解謎策略。這裡將不談「台灣『是』什麼」,因為現有台灣住民心目中可能有數個且不見得相容的「台灣」,這項在概念層次上充滿差異的複雜現象,便是認識台灣與研究台灣的起點,也是本課程的基本教學立場。
教學策略如下:
一、認識不同時期之台灣政治史事件。詮解諸項事件所引發之政治學議題與意涵。
二、以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為本,思想論述為材料,講授台灣住民如何認識「甚麼是台灣、台灣人、台灣社會、台灣性」。
三、加強左翼理念,凸顯台灣社會的右派本性,強調日常生活、人口、社會經濟結構和政治運動的階級屬性等。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日期 Date課程內容 Content備註 Note
1
9/13課程概述與進度說明:政治學系何以必須修習臺灣政治史?  
2
9/20配合中秋節彈性放假  
3
9/27日治或日據?
彭明敏、黃昭堂,《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第三章第一節。(http://www.taiwannation.org.tw/nyc/ngc07.htm)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第六章。
日治時期(一):調查與建設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第九章。
  
4
10/4日治時期(二):日常生活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第三、四章。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第六編第一、二、十三~十五章。
  
5
10/11日治時期(三):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右翼)
《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王乃信等譯,第二冊,第三、四、五節。臺北市:海峽學術。
  
6
10/18日治時期(四):台灣共產黨(左翼)
《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王乃信等譯,第三冊,第一、二(第三)節。
  
7
10/25二戰結束前的台灣人認同(1)
賴 和,1992,「一桿秤子」,〈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施 淑編,頁11-21。台北:前衛。
楊 逵,1992,「送報伕」,同上,頁75-114。
呂赫若,1992,「牛車」,同上,頁115-149。
王詩琅,1992,「沒落」,同上,頁151-167。
龍瑛宗,1992,「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同上,頁207-260。
  
8
11/1二戰結束前之台灣人認同(2)
巫永福,1992,「慾」,〈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施 淑編,頁261-287。台北市:前衛。
楊千鶴,1992,「花開時節」,同上,頁289-311。
張文環,1992,「閹雞」,同上,頁313-356。
王昶雄,1992,「奔流」,同上,頁357-394。
  
9
11/8期中考  
10
11/15原爆、二戰結束與台灣地位歸屬的爭議(1)
彭明敏、黃昭堂,《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第二章。(http://www.taiwannation.org.tw/nyc/ngc04.htm)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第八-九章。
  
11
11/22原爆、二戰結束與台灣地位歸屬的爭議(2)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第十-十一章。
  
12
11/29冷戰、韓戰爆發(1950)與動員戡亂與戒嚴雙重箝制下的白色恐怖  
13
12/6外來政權與國民黨改造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第三章。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第一章第二節、第二章。台北:稻鄉。
  
14
12/13《自由中國》半月刊:言論自由、憲政體制與反對黨運動  
15
12/20《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與海外台灣獨立運動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第十二章。
http://www.hi-on.org.tw/ad/peng_0707_rt.html
  
16
12/27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與台日斷交  
17
1/3中壢事件、台美斷交與美麗島事件  
18
1/10期末考  
五、考評 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次數 Times配分比率 Percentage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40%隨堂點名三次未到,本項目成績零分
期中考30%
學期考30%
配分比率加總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週一13:30-15:20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Q215EMAIL:juichung@scu.edu.tw
聯絡電話 Tel:28819471 ext.6280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連絡電話 TelEMAIL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http://elearn.scu.edu.tw(於99.09.啟用)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http://scuhfp2013.blogspot.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