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權決定台灣在日治時期是否設置議會,你的決定?理由何在?
此問題的前提應該是建立於“我是什麼角色”?依著角色的不同答案也隨之改變。
假設今天我是日本統治方,我當然不會同意設置台灣議會。原因有下列幾點:
1.若台灣設置了此議會,則勢必培養出一批政治精英和殖民政府抗衡,而這些精英因著是台灣人的優勢,更容易煽動低層老百姓進行政治運動及抗爭,帶來動亂。
2.日本統治台灣本就就著利益方面進行統治,若設置了議會則等同於給台灣人過多的自治權,就利益方面,除了要花時間去處理抗議及示威外,更要浪費人力資源去平定動亂,就各方面來說實屬自討苦吃啊!
3.就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說,當時是處於一次大戰前夕,戰爭即將引爆,日本方急需台灣人民的人力幫助及全國上下協一的心,若當時批准了議會的設置,勢必造成一場反日遊行,對內要平示威,對外又要征戰,豈不是蠟燭兩頭燒的窘境?所以更不可能答應設置議會。
4.且針對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文中可以發現,此議會設置後最大的目的即是“使台灣人擁有自治的權利”,由此證明根本不用等到設置議會,就可預知此舉將使台灣人興起推翻殖民政府的想法,所以當然要在此事發生之前消滅掉發生的機會,使統治順利。
再來若我是台灣新青年又或是議會設置運動的推動者,我當然會同意設置此議會,畢竟在殖民統治下,台灣人本來就很難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力,更別說意見被執政者聽到進而採納,若是設置了此議會,那麼就更容易使政府聽到人民的訴求,甚至可以進一步有自治的權利,而不用時刻聽命於日本人的威權之下。而且如果成功設置了議會,更可以從此組織中培養一些政治精英去影響日本政府的決策,為台灣人民謀福,何樂不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