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舊慣調查與人口普查(02114229)

何以殖民統治宜進行舊慣調查與人口普查?

殖民統治─舊慣調查

  • 根據後藤新平的生物政治學理論,他曾說道:「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體的同一邊。若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睛改裝在身體的兩邊,那是違反生物學的原則。比目魚眼睛之所以長在同一邊,是有生物學上的必要才產生的。在政治上亦同,我們必須先了解台灣人的習性,依據其習性定出一套管理辦法才有效。」因此而成立了「臨時台灣舊習慣調查會」。
  • 透過對台灣人的「舊慣溫存」,可以主持法制、經濟以及行政的起草與執行。就以當時的土地調查為例,透過土地調查能了解自清領以來的二主制,再以針對制度的狀況以及調查資料下,對大租、小租的地權確認關係,除去了大租與小租下的土地經濟權利的糾紛,確定小租戶為業主。在調查下,也能因為確立土地權利關係,保障日本資本家的土地交易安全,間接增加經濟上的利益。
  • 此外,以適當方式殖民台灣,能向當時以殖民為風的西方世界展示日本殖民的文明及成功,也能降低台人的反抗次數及規模,執行著日本「脫亞入歐」的信念主張。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

  • Benedict Anderson曾在其著作《想像的共同體》提到人口普查在形塑殖民地的想像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人口普查,可以了解台人的年齡、性別、死亡及出生人口數,對於政策的制定施行有極大的幫助。就以調查死亡人口來說,了解台人死亡率後,總督府便能加強醫藥衛生的改善以及教育上的強化。
  • 人口普查同樣也是方便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的統治,在分配警力及佈署上,能更精確掌握地方的脈動,對於人口上的移動及增減也有清楚的了解,同時也是對「勞力」的了解。而在財政上,也能透過人口普查,加強稅收,增加殖民政府收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