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日治或日據與殖民(99114124)

1. 日治說與日據說分別投射出什麼樣的台灣圖像?
        日治為日本統治台灣,於合乎國際法(馬關條約)的狀況下使得台灣被日本所統治,且統治一說使得台灣對日本較無仇恨值,日本以文明化政策治理台灣,台灣得以成為現代社會。
        日據說便形成了日本占領台灣,占領情況有二,一為台灣為無主地,二為台灣為有主地(為主權國家或是隸屬於某一主權國家),但台灣割讓給日本為馬關條約所明訂,對於日據個人認為不妥。

2.什麼是殖民?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活動對當前台灣住民的生活及治理的影響?
       殖民為強權依條約或是以強力占領,進行以母國利益為依歸的政治統治及經濟剝削。
       日本對台灣的文明化政策,包含「斷髮放足」、「普及小學教育」以及引進西方「法院制度」,讓台灣從保守的清代社會得已與現代社會接軌,簡白的來說,使得台灣社會比起為殖民時代生活更為舒適。
  • (1)「斷髮放足」:一方面使得台灣人民象徵與清代劃清關係,女生放足也能提高生產力,女生放足後得以外出看世界,見識廣了對於日後女權崛起有關鍵的因素。
  • (2)「普及小學教育」雖然含有差別待遇,但是對於過去台灣社會的私塾而言,不再是富貴子弟及男性所壟斷知識,一般人民也可接受教育,「教育」在民主化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這期間受教育的人民,也在日後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向日本政府表達被矮化的不滿。
  • (3)「法院制度」的引進,清代為知縣審理案件,知縣集法官及行政長官於一身,無法保持行政中立及法官獨立,導致審理案件有所偏頗,而西方法院制度的引進使得正義得以伸張。
        文明化政策與日本明治維新(西化政策)重疊性很高,除了政治權利及議會台灣沒有外,日本確實帶領了台灣走向現代,但是日本也跟其他殖民母國一樣,對台灣進行經濟剝削(如蔗糖與檜木)、差別待遇(小學分日、台學校),大體上看來,台灣雖然享有日本給予的近代設施,但是台灣終究是殖民地,在日本母國面前,台灣的地位永遠是次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