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舊慣調查與人口普查(99114124)

何以殖民統治宜進行舊慣調查與人口普查?
  1. 不管是國際法還是國內法,其形成之前皆是習慣。殖民統治者在殖民地進行舊慣調查是統治殖民地的捷徑,依殖民地的風俗習慣而建立統治制度,被統治者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新政府的統治,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都是右撇子,但是殖民者強制要我們改為左撇子,右撇子的習慣是有記憶以來便如此,不管如何嚴峻的執行,還是無法再短時間內改變。以日本為例,後藤新平治理台灣之時,運用「生物政治學」的理論治理台灣,他認為社會的習慣及其制度的形成都有必要性,若將文明國家的制度直接運用到未開化的國家,是文明的暴政,因此需以舊慣調查了解台灣人民的習慣,順應民情而治理台灣。
  2. 不管是否有殖民地,人口統計資料是政府施政方針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區域政策,人口統計資料可以得之人口結構的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族群等,殖民統治者近行人口普查,可以得知殖民地基本的人口結構,便於殖民者訂定政策。日本的人口普查是建立在土地調查的基礎上,由土地調查先了解台灣地形、每個地方的確實經緯度,加以分界,日後的人口普查(日稱國勢調查),便可將台灣各區域人口統計資料完整呈現,日本的施政是由都市先施行,再推廣鄉村,人口統計資料在此提供很大的幫助。
  3. 舊慣調查是殖民者在最短時間內制定出讓殖民地人民反彈最小的政策的重要依據,也是讓統治者快速了解殖民地的捷徑,接收殖民地是在短時間內就發生的事情,如何使殖民地人民接受母國的統治,調查殖民地的習慣規則變成了重要的一環,先能控制才能駕馭,人口普查所得知的統計資料能使殖民者知道殖民地的人口狀況,便於各項政策的施行,後藤新平的「生物政治學」便是建立於兩者之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先知曉台灣的狀況,再制定適合台灣的治理政策。將殖民地統治的有聲有色,可以宣傳殖民母國的帝國主義及威望,鞏固殖民母國在殖民地的角色與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