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日治或日據與殖民(99114186)

1.  日治說與日據說分別投射出什麼樣的台灣圖像?
    我國被日本統治的時間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針對這個被日本管轄的時期,有人認為是「日治時期」,有人則認為是「日據時期」。根據當時馬關條約第5條的內容:居住於台灣的中國籍人士若不願意被日本政府統治,可在訂約後兩年攜帶家產離開。藉由這樣的條文內容,依照法理,可以認定為當時留在台灣的人民都是屬於自願者。因此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當時的時期,應該稱做為「日治時期」。
    「日據說」,有日本「占領、占據」台灣的意味,但日本是依據馬關條約,在台日雙方的協議之下完成條約,進而統治台灣,在這法條的基礎上應當給予承認。之所以會有這類說法,可能起因於當時人民認為自身的土地被占領而產生的憤恨不平情緒所導致。


2.什麼是殖民?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活動對當前台灣住民的生活及治理的影響?

    所謂殖民,是指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將自己的「主權」延伸至其他相較之下較為弱小的國家,建立殖民地。而該殖民地的居民如果不遷移至其他國家生活,則會受到殖民國的直接統治。
    日本在台灣殖民的期間雖然有許多不平等或歧視的現象出現,但同時也進行了相當多的改革。雖然日本的用意只是欲使當時台灣的文化能夠更接近日本,以利於他們進行統治與殖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段期間日本將各種有利於當時我國發展的技術、制度以及文化大量傳入台灣,對於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成績,確實有著深遠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