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99114186)


  • 如果您有權決定台灣在日治時期能否設置議會,您的決定?理由何在?
    我不同意台灣能夠設置議會。
  1. 議會的目的為何?無疑是要取得台灣人的民主自主權與民主文化意識,並且呼籲是立憲國家的日本能夠同意台灣在其統治之下,也應該享有立憲的待遇。此外,還須將立法權、行政權與預算審核歸還給台灣人民。透過議會,台灣能給予日本政府一股無形的壓力,進而能夠爭取台灣的獨立,彰顯台灣人不願任異族宰制的決心。
  2. 在國外政權的統治之下,台灣在日治時期中不管是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教育之上都受到嚴密的監控與限制,不滿的抗議運動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如果同意台灣議會組成,國家內部各種受到長久以來壓抑的不滿情緒必定會加以團結,並且在合法的情況下,台灣的反日勢力會逐漸壯大,進而威脅到日本的殖民之路。此外,台灣議會的組成並定會帶來各種思想與觀念的交流,有誰會希望自己的殖民國的政治知識水準能夠與自己相抗衡呢?這不僅是對於未來威脅的放任,還不利於日本在台灣的各種統治制度的實施與執行。
  3. 總而言之,這場請願運動主要是源於由林獻堂所推動的「六三法撤廢運動(1918),而當時林呈祿認為如果撤廢了「六三法」,就等於接受了日本當局的「內地延長」政策,而否定以台灣地位特殊為前提的「六三法」。受到此說法的影響,運動轉為突顯台灣特殊地位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設置議會對於日本可能造成的影響,就政治方面來看,由於可以與總督的行政權相抗衡,因此就日本在台灣的任何利益而言都是相當不利的。除了制度以外,就台灣人的民心而言,有了台灣議會的加持,一定會更加團結一致,對於日後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肯定會更加艱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