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人權研討會心得(02114203)

我聽的是談廢死議題的那場會議,與會的總共有三位外國學者,分別是來自中國的律師學者、來自奈及利亞的學者、來自加拿大的學者。
中國學者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就是中國死刑的問題。其中有個讓我感到很驚訝的數據,那就是中國的死刑占了世界的90%,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事情。另外與台灣比較不同的是,台灣的廢死團體主張的是死刑犯的人權問題;而中國學者主張的則是,在中國死刑犯的判決過程、證據取得是有疑慮的,包括許多刑求逼共至今仍然存在,這種情況因為中共的嚴打,使公安產生破案壓力而更層出不窮,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的司法並不獨立,而是受到許多政治力的介入所導致。另外比較特別的是,人權律師們也透過廢死的聯合,推動中國的民主化。律師並且提到,其實多數中國人民支持死刑,但主要是因為資訊不足所造成的。
奈及利亞學者因為是伊斯蘭教徒,因此不支持廢除死刑,乍聽之下會覺得有些不理性,但學者有提到一開始他自己也覺得為什麼像這樣一個普世通用的可蘭經會支持死刑呢?因此他將人權與伊斯蘭文化拿來比較,根據伊斯蘭經典,死刑屬於神的權力,執行死刑就是為了實現可蘭經所保障的生命權。但這也和伊斯蘭國家通常政教不分,因此他們會把權力都放在國家身上,但若廢除死刑他們將無法保護人民。但學者也提到在伊斯蘭教裡,若是處在和平時帶他們並不會執行死刑,並且審判時須有4位證人,若是證據不足便不構成死刑。
加拿大學者探討的也是中國的廢死問題,不過主要是因為死刑犯器官捐贈的問題因為器官的捐贈有90%是來自死刑犯,並且中國規定死刑判決定讞後,7天內必須槍決,因此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涉及器官交易的問題。但因為器官捐贈的資料是保密的,因此學者只能從網路上或是實際的訪問取得資料,像是學者就認為,法輪功被壓迫後,器官捐贈的數量增加兩者之間也許有關聯。
總結:廢死的議題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出現,而我對這件事大多採無意見的態度,但若認真說其實我是不支持廢死的,可能接收的資訊比較少,我覺得法律上的誤判是可以改進的,但不能因為會誤判所以就廢除死刑,也許很多人提出以無期徒刑替代的方案,但在監獄裡多關一人就是多浪費社會的資源,受害者家屬當然也提供了部份資源,我認為這等於是對家屬的二次傷害。並且在台灣被判死刑通常是行為狠毒,我認為一個侵犯人權的人,有什麼資格談人權呢?當然我們不應該因為一件錯誤的事情就替犯人貼上標籤,但做錯事是事實,若真心悔改就應該負起責任,而不是浪費社會資源提釋憲案,只求苟活。
其實一開始聽研討會時,以為三位學者都會分享關於他們支持廢死的觀點,畢竟這是一個主流趨勢,因此奈及利亞學者的言論讓我很驚訝:我尊重一切經典的重要性,即使我可能不是很清楚教義的內容,但我認為,很多的議題若是都要依照經典來決定,似乎就沒有討論的空間與必要性,畢竟經典是死的,幾千年來幾乎不曾改變過;然而社會卻是不斷的在變遷,很多事情可能已經和幾千年前的社會大不相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