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樣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來說,台灣應該是整個2300萬人的。就是那些出生在台灣成長在台灣也熱愛著台灣這片土地的人民。無關乎血統也無關乎政權。
關於台灣人的問題,有人訴諸于血統。台灣的原住民是當年從馬來西亞附近所遷居過來,並不具有漢人的血統。并由此引出台灣獨立的宣言。也有人訴諸于歷史,認為台灣受盡了外來政權的統治,以1945年為標準劃分台灣人和外省人。一方面是民族意識,另一方面則是國家意識。台灣這麼多年來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都沒能好好的結合在一起,反倒多被利用衝擊。
但是在我看來,這二者都只是一種對現狀不滿的反叛。這個現狀就是下層民眾受到壓迫和剝削。上節課在探討日治時期時候的有句話我覺得啓發很大。相比于民族意識,階級的反抗更為重要。實際上現在也是。下層群眾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成果,比如原住民,就訴諸于血統說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訴諸于歷史的其實也是這樣的想法。看著外來政權一個比一個差勁,便提出要台灣人自己治理台灣。但是如果深究下去,這些想法的根源乃是源於對社會現狀的不滿。而一旦本地政權也做的不好,對民眾而言也必然會找到其他理由反抗其統治。比如“台灣之子”陳水扁當政,不管中間多少是非曲折,帶來的最終結果也是“馬九趴”以80%的絕對高票當選總統。
所以在我看來,台灣人實際上就是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熱愛台灣的人民。身份血統政黨意識形態都不是分別的理由。因為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要讓台灣變得更好。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歷史的意義在於更好的面向未來,而不是以歷史來區分現在。如果都還走不出去過去,整天拿著歷史要挾現在,那並不是歷史本來的意義。
同時有感於張懸在曼城演唱會展示青天白日旗的事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