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在小說中,有一幕是劉小玲叫詹奕宏JAMES時,詹奕宏向她吼叫:「我不是她媽的JAMES,我叫詹奕宏!」我想請問,為何詹奕宏如此在意別人稱呼他的英文名字(也可能不是,是別人取的),撇除當時生氣的因素,為什麼他會有如此的反應?
問題的理由
在此借用也感謝朱一帆同學的一段論述:「南部來的詹奕宏,外國來的摩根索,外省二代劉小玲,和不知道哪裡來的林榮平彙聚在台北發生的故事。南部代表鄉土的台灣,外國代表攜帶者優越感的先進文化,外省人代表被排擠的對象,每一個人發生的事情似乎都帶著他們身上文化本身的印記。」這一段話提醒我除了辦公室戀情故事外,這部小說的另一層涵義,暗示著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和美國支助台灣的時代,外省文化、美國文化及台灣本土文化,三者互相衝突、調和、影響。
知道各自的象徵後,重新閱讀小說,我開始對代表台灣本土文化的詹奕宏兩個舉動感到好奇,一者便是上述的問題,另一者是他辭職以示抗議美國上司的不雅言語。我相信作者在寫每段情節時,必有其另外的涵義,不會只是單純的描述。我猜想,是否象徵當時台灣本土文化不滿且抗拒美國的強勢文化。而且從結局推估,作者應是鼓勵、稱讚這樣的情況的。(結局是詹奕宏跟劉小玲一起到南部)
PS:再次感謝朱同學的同意,讓我能借用這段論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