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夜行貨車,我想對詹亦宏先生提兩個問題:
(1)讓你勇敢向外國上司表達自己的看法,並以辭職明志的支持力是甚麼?
我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林榮平,也就James的上司在整篇小說中已經是一個受資本主義徹底同化的一個人,他將自己的事業置於首位,卻已經喪失對於自我認同的省思。而詹奕宏先生在公司中的影響力並沒有林榮平大,同時他深愛的女人也曾是林榮平的情婦。原本在情場,事業兩相失意的人,照理來說應當要將自己的未來放在第一位,而繼續受到公司的重用,因為林榮平也提到想以公司的名義送詹奕宏出去念Master。對於這點,有如此大好的機會,倘若繼續堅持下去也可能代替自己的上司成為公司新的龍頭。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詹奕宏卻挺身而出。我認為,這是他對劉小玲的愛,對自己身為台灣本土知識份子的驕傲,壓倒了原本應該屬於理智束縛的事物。
(2)為何在最後你選擇重新拾起劉小玲的手?
在這邊的原因,小說中以提到劉小玲和詹奕宏是來自完全不同背景的家庭。劉小玲是外省女孩,父親則是一名退休的華北政客,與一名事業經營成功的母親。自小不缺物質生活,卻因為父親而母親的不合而少有真正的家庭溫暖。反觀詹奕宏是一名本土貧窮的鄉下小孩,雖然貧窮,卻有著很愛她的父母,不過因為父親的失敗便將期望加注在他的身上。一名渴望親情的女人,和一名受到父親期待壓力的本土男人。原本是不應該在一起,尤其是在吵過架以後。但我想在最後他願意重新與劉小玲在一起,除了原本感情的因素,是他將自己本土的身分從原本在一起的阻礙,轉變為一種自信的動力。而這種動力讓他能夠發言糾正自己的上司,並讓他真正的了解到唯愛才是一切,背景的束縛與包袱換個方式去思考,也有可能成為新道路的動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