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韓戰與蔣介石政權(02114111)

史家稱,「韓戰救了蔣介石在台灣搖搖欲墜的政權」,其理何在?韓戰對戰後台灣政治史的影響

(一)

   1949年,蔣介石所領導國民黨政府全面撤退來台,隔了一年,在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在這期間,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仍然動盪不安,受到中國解放軍猛烈的攻擊,國民政府也希望在一種相對弱勢的處境下,尋求能夠反攻大陸的契機。在蔣介石倉皇逃至台之初,面對的是祖國已經被共產黨占領這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還有統治政權尚在不穩定的階段,再加上先前的二二八事件,已讓國民政府大失民心;對於蔣介石來說,在這哀鴻遍野的情況之下,該如何重新整頓重新出發,讓國民黨恢復到國共內戰前的強盛狀態,可真是一大憂慮

      1950年爆發了韓戰,對蔣介石來說真是雪中送炭,中國解放軍聯合蘇俄幫助38度線以北的朝鮮,而當時反共的世界強權美國,怎麼可能眼睜睜看東亞地區面臨被赤化的危機,於是美國及聯合國安理會也出兵幫助38度線以南的韓國,如此,逐漸形成反共與親共兩大體系的對立,韓戰,也可視為美蘇冷戰的一部分,後冷戰時期的代表。所以,當時也是反共的台灣蔣介石政權,有了一線生機

     可是,韓戰爆發前,美國對於國共之間的問題採取較為中立且不干預的態度,但在韓戰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卻又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保護台灣免於遭受解放軍的攻擊;這樣的轉變,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台灣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的重要,台灣本島位於東亞島弧的中央位置,加上處於台灣海峽這個國際重要航道,也使得美國了解到台灣對牽制中共的戰略地位重要性,如此重要的戰略價值,讓美國把台灣納入防禦體系。所以,韓戰期間,台灣成為美國的後援,對當時台灣的經濟、軍事有莫大的幫助,也讓當時的蔣介石面對那搖搖欲墜的政權,吞下了一顆定心丸。

(二)
   1. 就經濟方面,從1951年到1965年,台灣每年從美國華府得到大約一億美元的貸款,這種金錢上的援助,對台灣帶來巨大的影響,不只控制了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的通貨膨脹,也減緩當時台灣外匯短缺的問題;也因為美援,奠定了日後台灣推動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進口替代工業的基礎,影響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
   2. 就軍事方面,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第七艦隊協防臺灣,美國恢復了對國民政府的軍事援助,不僅讓台灣作為美國參加韓戰的後備基地,也可以說是一個軍事補給地,更是以實質行動來保衛台灣的國防安全;讓當時的台灣在中共強大的武力壓迫之下,得以有一個庇護之處。

(三)
韓戰對日後台灣政治史的影響
     有人認為台灣之所以會成為一個特殊的政治實體,兩岸的分裂分治,都緣起於韓戰。我個人認為韓戰對台灣政治的發展影響很大,在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發生韓戰,面對中共日漸強大,美國的袖手旁觀,很可能中國共產黨就會併吞台灣,而韓戰恰恰成為台灣免於被赤化的關鍵因素;也因為當時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台灣才會不間斷地朝民主政治邁進;所以,現今台灣之所以能夠享有民主的甜美果實,可以歸功於韓戰,也不能否認,因為韓戰,不但救了蔣介石,也救了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