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稱,「韓戰救了蔣介石在台灣搖搖欲墜的政權」,其理何在?韓戰對戰後台灣政治史的影響?
A. 蔣介石政權: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之間的矛盾再度凸顯,國共雙方更在1946年全面開戰,是為第二次國共內戰。然這次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與北方取得軍事上的絕對優勢,甚至統治整個中國大陸。
國民政府在1946年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並於1947年改組為行憲政府後,因其在國共戰爭中頻頻失利,選擇於1949年12月撤退至台灣。
B.
韓戰: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戰爭,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南北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中的一場「熱戰」。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從國際法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C.
韓戰救了蔣介石在台灣搖搖欲墜的政權
→國際地位:由於韓戰是由冷戰延伸出去的一支戰爭,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台灣對牽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其列為圍堵共產勢力的一環。且改變態度繼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並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國防:美國與台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嚇阻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台澎金馬。
→經濟:由於蔣介石政府剛撤遷來臺,整個台灣尚在混亂之際,包括經濟也處在不穩定的階段,美國在經濟上對台灣的援助,使台灣漸漸步上軌道,繼而在閒暇之餘,也能夠親身力行這場戰爭。
在韓戰爆發的前二百天,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強調美國不以任何方式干預中國內戰,也不予在台灣的國民政府軍事援助。但美國爾後又認為,蘇聯跟東亞的韓戰不是單純的北韓打南韓,而是蘇聯在後面策動,準備赤化全球的一個動作。美國勢必要有所回應,所以決定參戰。美國正是這場戰爭帶給蔣政權生機的關鍵。因為美國決定挺身而出保衛受到赤化威脅的國家,使韓戰演變成冷戰期間西方民主國家跟共產黨專制國家之間的一場戰爭。更間接提升了台灣的國際地位,讓撤退到台灣不久的蔣政權獲得喘息機會,韓戰因此成為扭轉國民政府前途與台灣命運的轉捩點。
D.
韓戰對戰後台灣政治史的影響
當美國的援助對台灣越來越有影響力,勢必會使台灣越來越依賴美國這個國際上的強權。然在日後,國際情勢改變,美國改而支持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且在中國的強力施壓下,抽離對台灣的援助,以《台灣關係法》取代《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樣的轉折,無疑是為台灣在國際上的立場增添更大的衝擊,失去美國的靠攏,台灣等於失去整個國際對其主權的尊重,也因而喪失了在聯合國裡原本保有的一席。若沒有強權像美國在韓戰時那樣選擇挺身而出的話,台灣根本毫無出頭的可能性。故我認為,韓戰救了台灣,卻也使台灣面臨更不平等的對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