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稱,「韓戰救了蔣介石在台灣搖搖欲墜的政權」,其理何在?韓戰對戰後台灣政治史的影響?
1.就歷史的觀點來看,自從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了以後,美國開始發現國民黨已經沒有能力去控管整個中國,並且有打算放棄國民黨的政權。但隨著國軍撤退來台灣,來自蘇聯的共產勢力不只是掌控了全中國,還打算將勢力擴張到全世界。而北韓越過板門線入侵南韓正是韓戰的導火線,也是共產勢力向世界宣稱要繼續擴張自己的地盤。為了避免韓國被赤化,聯合國安理會火速通過第84號決議,正式開啟了韓戰的序幕。然而時間點剛好是中國準備進攻台灣的時刻,介於中共宣稱這是中國的內政,無須國際管轄,而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也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刻,美國在韓戰之際也體認到台灣赤化的危險,因此令所屬太平洋的第七艦隊來到西太平洋的陣線,除了支援韓戰,也給予中國威嚇的效果。台灣也與美國簽屬了所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賦予台灣一定的支持對抗共產主義。
2.從政治的觀點來看,我認為美國在評估太平洋的防堵勢力時,韓戰爆發之際發現台灣是特別薄弱的。在以往曾經由北到南,將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國稱之為「花彩列島民主陣線」,顧名思義即是防堵北韓與中國這兩個近東亞的共產國家。但是在這個觀念以前,台灣在美國的心中或許戰略的地位不高。但是韓戰讓美國意識到不只台灣有可能會被赤化,而是整個共產主義在亞洲的蔓延。同時,日本已經在美國的掌控之中,而菲律賓一直都是美國堅強的盟友。而1950年,國民黨也才在台灣政權的第二年,是處於相當不穩定的狀態,政治、社會與經濟都相當不穩定,何況不久前才發生二二八事件,更凸顯出台灣本土人民與當時遷徙外省人的衝突。因此想必重新評估鞏固國民黨在台政權的可能,來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而美國也可能意識到蔣介石可以重新被推崇為一位華人界中反共的中心,因為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在當時已被徹底的赤化了,也需要扶持一個政權來對抗中國共產黨,這也因此保護了當時蔣的在台政權,有如國民黨版的「西安事變」。
3.就台灣政治史的影響來看,我覺得會是相當深遠的。台灣現今潛在的族群問題,以及國人心中的歸屬,其實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國民黨遷徙來台灣。首先是民國三十八年大量來台的外省人,不只是語言和口音有很大的不同,內心的價值觀也與台灣本土的人民大不相同,因為當時許多外省人的心中即是很快將會回去大陸,並不把台灣當成長期生活的一個地方,更不會把台灣視為「故鄉」。相較之下,台灣人民也很難去贊同外省人的價值觀,省籍問題便是韓戰影醒台灣的一個深遠的間接原因。而台灣的政治一開始都有給予外省人保障,台灣本土人民要參予政治也難上許多,也正因為當時將原本是為中國這個大區域設計的政治體系完整的搬到台灣來,而實際上,台灣根本不需要如此繁雜的政治體系,同時也浪費了許多政治與社會資源,比方說:過去所有的萬年國代的問題,以及台灣省(雖然之後已經精省化)。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到李登輝的時代才開始有了一些適合台灣政治體制的改革,但時間已經過了將近半世紀之久。最後,討論到了我們民族感的問題,國民黨遷台強迫當時台灣人民「中國化」,經過許多年的沉寂,現在很多人會問我們自己:「我究竟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進而衍生出了敏感的政治問題,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究竟會是誰的。而國民黨遷台的政權造就了兩岸不同制的情況,甚至出現了「兩個中國」的問題,一中各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提出一國兩制的獨特現象,也是造成現今台灣政治地位如此艱辛的原因之一。如果當時台灣陷入中國的手中,是否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發展則未可知。但是韓戰保障了蔣介石的在台政權,而國民黨的台灣政權發展之今的影響是深遠則是肯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